談論死刑與否,是基督倫理學的議題。搭著最近新聞上斗大的標題,使我落入深深的思考。
大部分的信仰思考都是主張上帝才有判決人類生命結束與否的權利,也認為人非完全判決可能有其錯誤,而被奪去的生命無法逆轉,因此,一般常聽見的觀點也是傾向不要死刑。不過端看聖經,舊約時代摩西頒佈的律法卻也有其執行死刑的條例。
談論死刑與否,是基督倫理學的議題。搭著最近新聞上斗大的標題,使我落入深深的思考。
大部分的信仰思考都是主張上帝才有判決人類生命結束與否的權利,也認為人非完全判決可能有其錯誤,而被奪去的生命無法逆轉,因此,一般常聽見的觀點也是傾向不要死刑。不過端看聖經,舊約時代摩西頒佈的律法卻也有其執行死刑的條例。
可否買保險這個問題,其實是我想嘗試思索基督徒評價理財方法的原則,因為同樣是理財,基督徒對不同的光譜的理財方法,好像也有著不一樣的評價。
說起買保險,大多的想法其實正反參半,有些人覺得可以,有些人覺得,人的生命應由神掌管,也不應為明天憂慮。如果理財的方法往右邊的光譜前進,如果是買基金呢?可能認同的人多一些。定存、儲蓄,可能又更多基督徒認同。但如果往理財光譜的左邊前進,買股票,可能就有很多人有意見了;更甚者,買彩券、進賭場,恐怕只有反對沒有贊成的了。
以錢賺錢是這個時代致富的某一種方法,但是否合乎上帝心意是個有趣的思考。
~楔子
最近的時間很有限,也寫不出什麼好文章,不過思考一直沒有停止,所以我想,先把正在思考的問題寫下來,畢竟疑問是思考的源頭。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為了使blog稍有一些內容,一個是記錄我思索的問題和思考的過程。後者是重點,不過現階段只會提問,如此而已。
~
前些天跟老婆大人回台中跟岳父母與二姐一家相聚,二姐現在是全職媽媽,所以家裡多了不少親職教育的書籍可看。我大概看了兩本,內容很有趣,不過都是傾向採用不體罰的管教方法。我對內容沒有太大意見,到某些程度我也覺得作者給的某些意見相當不錯,值得成為我和老婆大人的參考。孩子的教養是很不容易的工作,與20年前相比,坊間的書局教養的書籍是多了不少,不過,教養的問題依然成為很多父母的難處。
校園雜誌2010/9、10月號的特稿《完美父母的迷思》/著:萊思莉.費爾茲/譯:郭秀娟,是一篇非常有趣文章,裡頭提到很多父母以為成為了完美的父母,就可以教養出成功或者完美的孩子;而孩子的失敗意則表著父母在教養上的失敗。
對於教養小孩,最頑強、最受歡迎的一個迷思,就是以為教養可以創造孩子:「嫩苗長歪了,樹也不會直」(或譯:三歲孩兒定八十)。雖然幾百年來,不斷地有「本質或教養」的辯論,但是教養論顯然占上風,在許多教養孩童的專家和家長心目中,這是最受歡迎的觀點。我們多少感染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有名的心理學家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他那種狂熱和強烈賦予家長權力的做法(empowerment),他是擁護此一信念最顯著的發言人之一。他在1924年所提出的主張非常有名:假如交給他十二名健康的嬰孩,並賦予他對孩子環境完全的掌控權,他「保證隨意挑選一名,就能將孩子訓練成任何特定的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生意人、廚師,甚至是乞丐和小偷,不論孩子天生的資質、興趣、傾向、才幹、天命,以及他的種族血統如何。」 |
校園雜誌2010/7、8月號有一篇很有趣的特稿《尋求上帝的旨意合乎聖經嗎?》,作者是Bruce K. Waltke。問號結尾的標題,意味著在信仰生活中眾多信徒令人玩味的反應。
談論起「尋求上帝的旨意」或者「明白上帝的旨意」這個題目,事實上,有眾多牧者在講台上曾經講過這樣的議題。Waltke的文章,提供了一個有趣但不一樣的觀點來觀察基督徒追求所謂「尋求上帝的旨意」的怪異現象。
《拓荒手記》是校園雜誌中李約寫下兩位單身女傳道在中台灣的魚池鄉,開疆闢土、傳福音、建立教會的故事。2010年5-6月號的校園雜誌《拓荒手記》中李約以〈燦爛閃耀的喜悅--再讀以賽亞書〉為題述說了邵傳道(潔子)離開原本服事的魚池鄉,轉換至基層宣教的事工,抉擇中的一些思考。
開頭的「不可或缺就是應該離開的時候」這句話的確讓我落入長長的沈思裡邊。我分幾個層次來說明我思索的過程...
最近在閱讀的書籍是亨利克勞德(Henry Cloud)和約翰湯德森(John Townsend)的作品《神要開道路(God will make a way)》。其實我也不曉得這本書是誰買的,可能是老婆大人,也可能是別人送的。雖然我曾經閱讀過不少兩位作者在界限系列的作品,信手在書櫃裡挑起這本書,只是對內容沒什麼印象,所以猜測自己應該是沒有閱讀過。雖然這不是一本專門談論夫妻相處之道的書籍(不過有蠻大一部份提及了婚姻和關係),但書中很多的例子和應用方法,我認為是很有幫助的。
夫妻相處之道,實際上是非常需要學習的功課。我其實瞭解進入婚姻之後,開始彼此經營共同的家庭,會面對很多實際運作上的需要:金錢的使用、家務的分工、孩子的生育和教養計畫、工作重心的調整、未來家庭藍圖的磨合...等。從只需要彼此愛戀到必須正視家庭功能的運作,這中間的確需要不少的學習和調整。我也得承認,談論這些並不浪漫,不過卻是非常實際的問題。
最近通車時在閱讀的書是熱騰騰剛剛從校園書房買到手的《上帝的企管學》我曾經在[信仰]閱讀《上帝的企管學》一文 中介紹這是一本什麼樣性質的書,一部份的內容可以參照校園書房所節錄的網頁。
https://shop.campus.org.tw/ReadingBanquet/10.3-4/PaulStevens.htm
昨晚,我看見那個我曾經待過和擔任過小組長的台大研究生小組,因著畢業潮的來臨和同工負擔的沈重,開始考慮著是否需要和台大的大學團契合併,校園福音團契的輔導們也這樣建議,認為這樣會有比較好的牧養和成為幫助台大的大學生進入研究生團契的一個銜接。
畢業兩年半,其實,我對小組最終的考量是如何並沒有太多意見。不過,對於有可能走上教職的我,我的確是對於單獨的研究生團契可否一直經營下去,有著很深的思考。學生團契,特別是研究生團契,學生的流動非常的快速,會不會真有其可以追尋的異象?還是一定要走進教會,使其成為支持系統才有可能長久?這幾年來,我不是很確定答案,有些牧長是認為是現階段的基督徒研究生委身度不夠所致,不過,我認為其實是群體的異象分歧所致。
這期的校園雜誌2010/01、02月號中有一篇文章是非常有趣的(【塵世靈修學】上帝的企管學 /著:保羅‧史蒂文斯/譯:何明珠)。對我而言,尋找屬世生活的屬靈性,一直以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我這個領域職場上工作屬性的緣故(跟業界打交道商談的大都是價碼和成本),所以一直以來感受常常格格不入。
倒不是談錢就令人感覺世俗,而是自由市場底下,大部分基督教思想的實踐基本上都是比較左傾的,因此,趨向右傾的商場行為,我自己認為,談論此類的基督教思想比較少(基本上華文的書籍上少得可憐),即使有,大部分也都是從忠心職位的觀點出發。【上帝的企管學】算是用比較新鮮的角度,基本上,我個人認為那是一個好的出發點,畢竟談論起工作屬性的不同,的確也給人不同的觀感。
我記得當初跟老婆大人進行結婚前接受的牧師婚姻輔導,其中有一項就是談及原生家庭的影響,我覺得是很要緊的,畢竟來自不同的家庭,原生家庭的影響是長久而深遠的。
說起原生家庭的影響,即使我和老婆大人即將結婚滿五年,仍然可以察覺彼此間雙方父母的影子。例如說,最近在管小小兔的時候,我越來越發現自己跟當年父親管我們的樣子很像,語調字眼也很像;而老婆大人則是因為老家開店,對錢的數字很有fu(感覺),所以管起帳來,我覺得還真是有條有理的。
說起屬靈書籍,我自己閱讀的很零散,也看很多奇奇怪怪的書,大部分是歐美的翻譯作品;其次,大概是香港的作品,偶而也閱讀韓國的翻譯作品。這一次教會剛好在推展雙翼的養育系統,用了韓國的作品做為樣版,我認為是很有趣的。
有趣,倒不是我對內容有其意見,只是感受到韓式屬靈書籍由外而內的風格與美式作品的迥異。不像歐美的作品,無論是盧雲、畢德生或是楊腓力....等人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從立論或感受出發,再談及信仰的核心,從感受上來說,比較像內在思路辯證的過程。而韓式風格的作品,則是從很多的見證開始,帶入比較剽悍的信仰實踐過程。
熱忱,是基督徒很要緊的一個特質。用教會的術語來說叫做「火熱」,雖然很容易懂,我還是覺得用熱忱這個字眼比較好。
有了孩子之後,生活比較疲累,雖然目前沒有教會的服事,我也知道現階段也不太可能參與什麼服事,其實牧者們很體諒我和老婆大人的景況,我們是非常感謝的。一直以來,其實我自己的信仰服事中心,都不是在教會裡邊,可能我也不是那種很合適中大型教會的人,但也不至於格格不入。不過,我瞭解自己到某個程度上其實是缺乏對信仰的熱忱。
「你是否願意深入記憶中最黑暗痛苦之處,尋找真正的愛與救贖?」
我在「[信仰]談論死亡~」一文裡提及,我去看研究室一位因肝癌住院的老師。從老闆的口中告訴我,那位老師上週一過世了。當下心裡的感受實在是非常複雜的。雖然他不是我的指導教授,但我們曾經一起出國開會、參與研究計畫案、一起共事一段時間,總是有著許多私交,即使沒有恩師之名但實有恩師之情。上週,和幾個研究室的人過去靈堂致意,從知道病情到離世,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彷彿如同內子所提及肝癌病人的離世竟如此的快速...
死亡的不可預期,帶來的關係隔絕和生者情緒的感傷。我常想,死亡帶來的悲傷幽暗可能轉化嗎?還是只能伴隨著時間的消逝而逐漸撫平?
死亡,會不會有其正面意義的存在?亦或者,死亡要表達的僅只是曾經存在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