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家鄉的教會照往例有新春的感恩禮拜,今年比較特別一點,也因為小小滾和大哥的小孩小道道和小真真一起回家過年,因此在教會裡為我們的小孩們舉行小兒洗禮。洗禮的種類一般來說分為此三種:
1. 小兒洗禮:嬰兒及未成年之兒童,有信主的父母或親人願意引領他在信仰生活中成長,代替他在洗禮時告白信仰,向上帝立約者即可。
目前分類:信仰 (131)
- Feb 11 Mon 2008 20:46
[信仰]小小滾的小兒洗禮~
- Jan 18 Fri 2008 21:56
[信仰]政治和信仰的矛盾...
08年1-2月號的校園雜誌裡,吳鯤生寫了一篇《原來,事情過後才能看清楚》一文,用了這樣的開場白:「從知識份子關懷、介入國家政治的歷史,思索基督徒對政治要負多少責任?」
平心而論,這實在是一個非常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談論這樣的議題,從實踐的角度來說其實包含兩個不一樣的層次,一個是個體的,而另一個是群體的。個體的政治關懷或許較為單純,所以一般談論政教分離或合一的議題主要是提及到底教會對政治的某項政策是否應該表態支持或反對。
- Dec 30 Sun 2007 22:57
[信仰]閱讀盧雲寫的「浪子回頭」(3) ~ 大兒子的憤怒和嫉妒
花了很長的時間思索盧雲「浪子回頭」有關大兒子的部分,遲遲不敢下筆回應,
實在是因為,這個部分觸動了我內心深處比較幽暗的一面,
而我也的確是需要一些時間很認真的面對,
- Dec 22 Sat 2007 21:07
[信仰]提前來臨的聖誕禮物
今天老婆大人收到一件包裹通知,
心裡還在納悶誰寄的包裹,
後來發現是校園雜誌寄來給終身訂戶的禮物。
- Nov 11 Sun 2007 21:27
[信仰]永生的真義~
晚上用餐的時候和老婆大人一起看了一部電影,
黃泉路【Yomigaeri】
- Oct 14 Sun 2007 10:11
[信仰]從宗教音樂談起...
上星期的台大的研究生團契,分享了不少的現代詩歌,
不過主領的人在開始進入分享之前,放了兩首佛光山的宗教音樂,
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因為這樣形容吧,彷彿就像是基督教界的讚美之泉,
- Sep 22 Sat 2007 09:38
[信仰]閱讀盧雲寫的「浪子回頭」(2) ~ 小兒子的悖逆、受苦和歸回
花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閱讀盧雲所寫的「浪子回頭」,
直至寫這篇文章為止,我差不多閱讀到全書結尾的部份,
內中的信息比我想像的要來的多,我也驚異自己因這本書所得的豐富。
- Aug 28 Tue 2007 07:53
[信仰]閱讀盧雲寫的「浪子回頭」(1) ~ 楔子
第一次聽到盧雲的名字,是很多年前,母親介紹給我的,
那時後,總覺得這種所謂靈修的書並不合適我,
我要的應該是更實際一點的東西,一些基督教信仰原則的應用,
- Aug 05 Sun 2007 07:57
[信仰][思想]新使者的閱讀:基督徒的行為比別人好嗎?
1999年54期的新使者雜誌,其中有一篇文章是台南神學院王崇堯教授所寫的:「基督徒的行為比別人好嗎?」中間當然有一段論述的過程,歷史的或神學的,不過我覺得有趣的是在結論中所提及的個案思考,內容是這樣寫著的:
「有兩個基督徒在同一個選區登記為國會議員候選人,一位是腐敗執政黨提名,但其個人形象清新,生活處事沒有太大非議;另一位是具改革理想的在野黨提名,然其私生活受到大眾質疑。做為選民及基督徒,該如何判斷且在這兩個候選人中選出合適人選呢?我們是以個人倫理的個人道德層次作考量?或是以社會倫理的政黨輪替,社會改革層面作考量?如果你是基督徒且是此選區的選民,你的判斷將會是甚麼?」
- Jul 30 Mon 2007 08:26
[信仰]亞薩所寫的詩
詩篇的卷二一開始從73篇到83篇,是詩人亞薩所寫的詩歌,
那麼這位亞薩是誰呢?
- Jul 27 Fri 2007 00:04
[信仰]缺乏....
每一次開始思想政治和社會的議題時,我就發現自己有一段時間不太快樂,總覺得自己被思想所苦。我的確得承認,我自己深受後現代思維的影響過深,即便我自己閱讀大量的資訊,卻仍然受到相對主義的影響,以至於我在判斷事情時的模稜兩可與優柔寡斷。
我曾期許自己不要只成為一個學識只懂專業,而內裡的思想卻按著世俗主義的想法走去。只是每一次思考,就發現自己是何等的缺乏、眼光何等的短淺,彷彿闖進猛獸群的小白兔。
- Jul 23 Mon 2007 09:42
[信仰]迷信且狂熱~
這個字眼是上個星期研究生小組聚會的時候提到的,那個時候問起了,基督徒的信仰會不會也是迷信又狂熱的。即使我瞭解迷信和狂熱這兩個字眼語意中帶有負面的味道,我們也常常企圖分辨基督教信仰和其他的信仰有什麼不同,想透過教義和聖經的分析與辯論,認為自己是全然理性的。不過我卻越來越覺得許多觀點其實是非常靠近所謂的信心。也就是並不全然理性的部分,因此,到某個程度而言,我是迷信又狂熱的。甚至我也覺得,基督徒本來就應該是內心很激烈的。不過很多人對我這樣回答恐怕也有不少意見就是。
字義的辯證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的,不過可以發現是很有趣的。小時候聽個牧師講道,說起了:教會應該掛起收驚、改運、驅魔的招牌才是,他一出口差點嚇死台下聽講道的長老們。他趕緊解釋說,信耶穌有平安,心裡不再懼怕,那不就是收驚嗎?信耶穌之後你人生的命運就改變了,死後要去天家,那不就是改運?信耶穌之後不怕鬼魔,那不就是驅魔嗎?而且我們還是正牌的不是嗎?底下的聽眾才長吁了一口氣。
- Jul 21 Sat 2007 16:20
[信仰]政治和信仰的對話II
會開始思索這個議題,當然,跟我的母會是長老會的背景有關,算是啟蒙但不是全部受其影響就是。也的確,台灣政治史中有一塊,是長老教會參與甚深的一部分。對台灣教會來說,最大的宗派,在此事上著力之深,甚至曾與其他宗派的意見相左,對此,我的確有很大的困惑。
我的確天真的以為,聖徒同感於一靈,所見即使不同也應不會相差太遠,不過,歷史事實的確呈現迥異的的答案。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對上主心意領受的不一致,還是肇因於人有罪性的結果,也的確使我有很大的困擾。
- Jul 20 Fri 2007 09:50
[信仰]外遇的預防~
我自己閱讀過一些書,特別是談到美滿家庭和外遇的預防,
不過大部分的對象都是為家庭裡邊的妻子所預備的,
不過我仍然覺得預防外遇其實是很多男人需要學習的。
- Jul 19 Thu 2007 20:05
[信仰]政治和信仰的對話~
早些年,我自己曾經引導台大研究生小組的同學們,一起閱讀和思想這一個比較嚴肅的議題。那個時候用了葉仁昌老師1992年所寫的書《邁向台灣神學的建構》(台北,校園出版社,1992/12)。以其中的的一段章節「政治神學中的詮釋危機」作為討論聖經中的政治觀。許多年過去,我仍然發現,政治和信仰的對話仍然不易。
前年在茉莉二手書攤上買了寇爾森所寫的《當代基督教與政治》(台北,校園出版社,1992/11),幫助我有一段比較冗長的時間思考基督教信仰對政治和社會的關係應該是什麼。我覺得不太容易,是因為我知道聖經談論這個領域的東西是十分片段和瑣碎的。
- Jul 17 Tue 2007 16:13
[信仰]一封代禱信~
輾轉從牧師的email轉寄而來收到劉南芳老師的代禱信,說起了福音歌仔戲的服事。
http://twop.fhl.net/
如果沒有親自到中南部的鄉間走過一趟,其實很難想像,歌仔戲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 Jul 14 Sat 2007 15:08
[信仰]不斷查驗自己的神觀~
這一期的校園雜誌,廖乃慧所撰寫的「廚房裡的聖人」給了我很深的印象,這篇文章是整理羅倫斯修士《操練上帝的同在》的思想導讀。其中有一段我自己細細咀嚼,深深覺得要緊的即是「不斷檢查自己的神觀」:
然而有一件事要特別提醒--就是正確的、來自聖經的神觀。我們要勤於閱讀聖經,認識聖經神學的整體概念,且要不斷檢查,自己的神觀與聖經啟示的是否相符--我們是被文化裡跟救贖觀念非常相悖的價值觀乳養長大的,很不幸的,許多人可能踏入教會很久,但很難信得過上帝,而是相信自己的積蓄、身家。有時我們可能錯解聖經,卻從不曾檢視自己的想法是否「全屬個人詮釋」,跟聖經所要講述的,相去甚遠。
- Jul 13 Fri 2007 06:40
[信仰]閱讀「不只是團契,也是社團」~
一早起來恰巧閱讀了陳鳳翔所寫的「不只是團契,也是社團」,
說起了我長期思想的教會裡的青年團契和學校裡邊的大學生或研究生團契有什麼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