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吳鯤生於1994-1996發表在《校園簡訊》的作品匯集。
我和內子共買了兩本,不厚,差不多200頁,我自己的留在瑞穗老家。前些時候有次教會小組聚會我做了讀書的分享,把內子的那本拿出來借人。這幾天對方還書,恰巧我的「倚天屠龍記」也讀的差不多了。(按:通勤搭車很無聊,我常會拿一些書在車上看~)所以花了兩天的通勤時間再重新讀一次。
我覺得這仍然是一本很有趣的書,不過或許跟我喜歡作者的筆觸有關。吳鯤生的作品有著很多的反思,對一個基督徒來說,面對今世現實生活與渴望天國永恆美好所帶來的張力有著很深刻的描述。基督徒的信仰實踐常常伴隨人性的衝突和社會價值的盤根錯節,因此,沒有絲毫人性掙扎的信仰過程,我其實是質疑信仰的深度和真實度。
如果基督教的信仰不僅僅描述形而上的天國和永恆價值,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信仰實踐的原則究竟是什麼?很多基督徒說,聖經是一切事物的指導原則,只是,聖經並沒有界定和規範很多的生活細則,它也不是百科全書。事實上,很多的議題,聖經的呈現常常是隱密的。比如,聖經不談論民主思想、不談論自由市場...。
╳ ╳ ╳╳ ╳ ╳
書中《改革,是基督徒的事不是?》寫到:
「一個制度設計不好,使人心中貪婪的本性蠢蠢欲動。一個國家如果太多設計欠佳的制度,民眾心靈扭曲的機會相對的增加。試想,一個社會充滿扭曲的心靈、扭曲的人性,...會是福音真道傳播的好土嗎?...我們一方面不可忽略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卻不該寄望透過制度上的革新將天國建立在地上。基督徒是『天上的國民』,同時是『地上的公民』。這雙重的身份帶來雙重的責任... 愉悅而情願地負擔起天國和社會雙重的責任,這樣的人不只生命不斷成長,而且是平衡地成長。」
我同意這樣的看法,因為基督徒受召並沒有立即離世,直接到達那所仰望的天國。我們仍然在世,同樣對社會有其責任,基督徒應當內心依舊渴望制度的革新,儘可能帶來的社會公義和人道關懷。僅只掛記永恆天國,不在乎上帝賦予『地上的公民』責任的信仰,我也同樣質疑信仰的深度和真實度。
每一次思想此事,就使我想起ego曾經在1999年所post流傳在墨西哥貧民窟的詩
基督徒請聽
我曾經飢餓,
你組織了人道俱樂部,
你研究過我的飢餓,
我謝謝你。
我曾經坐牢,
你悄悄的匍匐,
爬進你教堂的地窖,
為我的釋放禱告。
我曾經裸體,
而在你的心中,
卻思考著,
我儀表的道德問題。
我曾生病,
而你跪下來,
為你的健壯感謝上帝。
我曾無家可歸,
你卻告訴我,
在上帝的愛裡,
有屬靈的庇護所。
我曾孤單,
你卻拋下我,
去為我禱告。
你看起來式那麼聖潔,
那麼親近上帝,
但是,我仍然非常飢餓,
又孤單,
又寒冷。
你的禱告到何處去了?
他們有什麼功效?
當世界周遭在乎求你的幫助,
而你卻埋首在你的禱告室裡,
這有什麼益處呢?
╳ ╳ ╳╳ ╳ ╳
另外,《信徒皆為傳道,傳道都是信徒》與其兩個附錄也是很有意思的題目,只是我自己的著眼點在「信徒皆為傳道」或者「信徒皆祭司」的概念應當要向不是有傳道職稱的基督徒表達清楚的,我覺得很多基督徒對其自己的專業身份常有其誤解,該文內容有著很好的表達,我也覺得需要時常閱讀提醒,以時時謹慎聖召的本意。
附錄Ⅰ︰受呼召作牧師,是否必須終身?
附錄Ⅱ︰牧師恩賜與牧師職稱
╳ ╳ ╳╳ ╳ ╳
閱讀是很有意思的,與人分享閱讀的心得也是很有意思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