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跟老婆大人回台中跟岳父母與二姐一家相聚,二姐現在是全職媽媽,所以家裡多了不少親職教育的書籍可看。我大概看了兩本,內容很有趣,不過都是傾向採用不體罰的管教方法。我對內容沒有太大意見,到某些程度我也覺得作者給的某些意見相當不錯,值得成為我和老婆大人的參考。孩子的教養是很不容易的工作,與20年前相比,坊間的書局教養的書籍是多了不少,不過,教養的問題依然成為很多父母的難處。
校園雜誌2010/9、10月號的特稿《完美父母的迷思》/著:萊思莉.費爾茲/譯:郭秀娟,是一篇非常有趣文章,裡頭提到很多父母以為成為了完美的父母,就可以教養出成功或者完美的孩子;而孩子的失敗意則表著父母在教養上的失敗。
對於教養小孩,最頑強、最受歡迎的一個迷思,就是以為教養可以創造孩子:「嫩苗長歪了,樹也不會直」(或譯:三歲孩兒定八十)。雖然幾百年來,不斷地有「本質或教養」的辯論,但是教養論顯然占上風,在許多教養孩童的專家和家長心目中,這是最受歡迎的觀點。我們多少感染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有名的心理學家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他那種狂熱和強烈賦予家長權力的做法(empowerment),他是擁護此一信念最顯著的發言人之一。他在1924年所提出的主張非常有名:假如交給他十二名健康的嬰孩,並賦予他對孩子環境完全的掌控權,他「保證隨意挑選一名,就能將孩子訓練成任何特定的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生意人、廚師,甚至是乞丐和小偷,不論孩子天生的資質、興趣、傾向、才幹、天命,以及他的種族血統如何。」 雖然不會有人贊成華森這麼極端的行為心理學做法,但是認為嬰兒的心靈像一張白紙(tabula rasa),我們可以隨意雕刻塑造的觀念,卻深深地嵌進我們的文化之中。約翰.羅斯蒙(John Rosemond),是基督徒家庭心理醫生和報紙的專欄作家,他常常聽見家長說,他們相信自己是失敗的父母,因他們的孩子出了問題。「他們的思維是,」他寫道:「因為他們相信『心理層面決定論』(psychological determinism)——確切地說,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能夠創造孩子。」 ~《完美父母的迷思》 |
我自己的觀點是這樣的,我認為教養的書籍所建議的方法有很大的一部份有用,但不是全然絕對也不是全然有用,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孩子仍然是有其靈魂的。用白話文來說,孩子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孩子與孩子之間的管教方式不可能完全一樣,也不一定都適用。換句話來說,即使是以愛為原則當出發點,但在孩子身上實踐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更甚者,我們應該記得孩子是有其靈魂的,事實上,我們要明白即使是完美的父母教養方式也不會帶來所謂完美或者成功的孩子。
我這樣說並不代表學習教養孩子的方式是不重要的,而是,瞭解孩子的成熟長大,其實有很大的一部份是掌握在造物主的手上,再完美的父母能給的也何其有限。
我小時候,童書多不多?有,但其實還好。玩具呢?也不是特別多,大部分玩的都是田野蟋蟀和炸猛,父親和母親在我們小時候,並沒有給我們看漫畫書和打電動,不過我們家小孩長大之後個個愛看漫畫愛打電動。可你會說,至少我沒有變壞也很聽話,這個嘛~就見仁見智了~
留言列表